聚光成辉,逐梦星辰 | 2024上科大生医工学院年终回顾

发布时间:2024-07-26浏览次数:671

图片

上科大生医工年终回顾

寒风轻吟,岁月流转。

转眼间,2024年的篇章即将落幕,

2025年的曙光正向我们温柔洒下。

在这一年里,

生医工学院书写了

无数值得铭记的瞬间:

迎来学子谱新篇,送往英才创明天

群贤毕至添活力,诸师载誉映华光

硕果累累映辉煌,师生共绘科研章

研讨聚贤扬学韵,科普启智润心房

此刻,让我们驻足回首,

于光影交错间,再品这一年的璀璨。

图片


迎来学子谱新篇,送往英才创明天


2024年学院迎来了新一届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为学术与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在9月,学院在隆重的开学典礼中迎接了40名本科生、106名硕士研究生及40名博士研究生的加入。特别是我院本科生数量较前两年增长70%,彰显了学院在本科招生方面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新生们怀揣梦想与热情,将在学院的支持下开启求知与探索的新篇章。


图片


为了给师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学院在2024年度精心组织了各类活动。明日之星”系列讲座作为学术交流活动的亮点,定期邀请学院学生和教授分享自己的工作和学术成果,至今共举办15期,成为学院师生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本科生入组分享与竞赛经验分享等则通过交流科研入组、学术竞赛心得,激励学生学术成长与实践探索;在迎新联谊方面,新生破冰活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集体,新年晚会以温馨热闹的氛围增进了师生情感联系。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了学院的学术底蕴与人文关怀,为全体师生创造了融洽与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图片


图片


2024年生医工学院以优异的培养成果和不断提升的教育质量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7月学院迎来了第一届硕士毕业生,28名同学全部顺利毕业。其中6人选择在境内外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深造院校包括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Dartmouth College、Duke University、The University of Utah、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学府;其余22人成功就业,就职单位涵盖 Mount Sinai Hospital、华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国内外顶尖机构。这些毕业生以卓越的学术与实践能力,踏上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何亚硕同学作为学院首届硕士毕业生中的佼佼者,成功获得了美国杜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博士生资格回顾在上科大生医工学院度过的三年宝贵时光,她满怀感慨地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三年时光充实且收获满满。感恩所有相遇,感念所有经历。学校优异的科研环境,教授们的授业解惑,都帮助了我在前进道路上的不断成长。课题组里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家在科研道路上积极探索,分享彼此的研究经验,互相帮助。身边的同学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以及强大的学习能力。见贤思齐,优异的环境会潜移默化地让人不断进步。”


图片

请点击图片查看“毕业生说”合集



群贤毕至添活力,诸师载誉绽华光


2024年学院秉持 “以才聚才,以诚聚才” 的核心理念,持续深化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助推学院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熠熠生辉。


学院常任教授序列荣幸地迎来了三位杰出的新成员——Sung Il Park 教授、孙开聪教授和万之瑜教授,他们的加入无疑为学院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Sung Il Park 教授对于学院的支持和资源非常认可,对于未来的研究工作充满期待,他提到:“It was very impressive to see an unmatched level of investment to ShanghaiTech University by Shanghai municipal. Providing enough resources to researchers allows them to reach out their full potentials. What more do you want!” 孙开聪教授则对学校的创新精神和活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充满创新和活力的年轻大学。这里的许多年轻同事虽然研究方向各异,但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共同的理想,这里是年轻人追求梦想的沃土。我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结合当前的需求,做出有意义的工作。” 万之瑜教授对学院的科研氛围深感欣喜,他满怀热忱地表示:“生医工学院浓厚的学术研讨之风,让不同领域的思维相互交织,为科研突破创造了绝佳条件,我愿扎根于此,开启新的探索征程。” 同时,他也强调:“学院提供的多元合作机会,能让前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我有信心携手团队攻克难题,助力学院攀上新的科研高峰。” 我们期待这三位教授能够与学院共同成长,为生医工学院乃至整个科研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成就。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教授风采”合集


图片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院教授的学术成果与影响力持续攀升,备受瞩目。


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特别策划 “新质生产力在中国”专题报道,特别报道了我院赖晓春教授团队通过“探索者计划”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影医疗深度合作,践行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理念,成为一支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力量发展的生力军。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其它主流媒体也进行了报道。赖晓春教授提到:“新技术的提出和早期的工程化验证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探索者项目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促进了产学研医的深度融合,加速协同攻关关键技术。在光子计数能谱 CT 领域,我们与联影从基础物理模型入手,贯通探测器制备、读出电路、封装与数据处理,实现全链条打通和反馈迭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院创始院长沈定刚教授在2024年荣获 IAMBE Fellow、IEEE EMBS 技术成就奖和 ISMRM Fellow 等多项国际顶尖荣誉,他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受邀参加上海科技节科普节目《未来说:执牛耳者》的专访中,沈教授分享了他的洞见,并在上海科技节开幕仪式上与科技领域的杰出代表一同踏上象征荣誉与成就的科学红毯


深耕学术界与产业界数十年,沈教授非常重视产学研医的紧密合作。他表示:“医生的临床挑战转化为科学问题,我们通过产学研医的紧密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将解决方案转化为产品。产品在医院中经过实践检验和改进后,再反馈回学术界进行优化,形成快速的循环改进过程。这种合作模式确保了研究紧贴实际需求,比凭空想象的要复杂,因为它需要在不同医院和情况下都能适用。同时,工业界专注于产品开发,可能忽视了新技术的发展,而学术界对新技术有敏锐的洞察力,将工业界的问题带入学术界,利用最新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工业界与学术界的有效结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硕果累累映辉煌,师生共绘科研章


2024年,我院在科研与学术领域硕果累累,展现了卓越的创新能力与学术影响力。全年在 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MICCAI 等顶级期刊与会议上发表132篇高水平论文,其中有26篇摘要入选 ISMRM 2024,20篇论文入选 MICCAI 2024。


在探索科研的道路上,我院学子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孔岩在王乾教授的指导下,大三时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被 MICCAI 2024 提前接收 (提前接收率约11%)。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学生个人的科研潜力与水平,更是体现了学院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成效。孔岩对此深有感触,他说道:“我非常感激生医工学院为我们本科生提供的丰富科研资源,让我们能够享受到与研究生同等的工位、数据集、GPU 算力等软硬件支持,以及和学院邀请的国内外杰出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王乾老师在每周组会上以其独到见解和幽默风趣的方式激励我们,而课题组师兄师姐们的科研指导和生活支持让我在学术探索中始终保持热情和动力,不断追求科研的深度与广度。”


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浩霖凭借在准确高效检测帕金森病患者大脑代谢活动异常方面的研究,荣获 MICCAI 2024 青年科学家奖 (Young Scientist Award),为学院赢得荣誉。黄浩霖说:“学校为我提供的国际交流平台,让我有机会与全球顶尖的科研工作者建立深度合作。在生医工学院的培养体系下,我有幸置身于智能医学研究的最前沿,与一流的医疗团队紧密协作,共同探索解决临床实际难题。这些深入临床场景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智能医学技术在实践中的重要价值和广阔前景。”


此外,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凯荣获 2024 ISMRM 脑发育磁共振成像技术研讨会一等奖,博士研究生刘玉晓荣获2024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年我院本科生团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该赛事吸引全国 250 余所高校近万名选手、2000 多个项目参与,我院团队表现出色,斩获两项全国一等奖。崔智铭、张增老师指导学院本科生贾薇、吴锦泽、陈咏茜、牟悠然、朱宸磊完成 “基于部分标注的肝细胞癌通用分割系统” 项目;任志华、李丹老师指导周咨成、侯欧、王礼慧、周子荀与吴桐完成 “磁共振兼容的心动雷达非接触式监测系统” 项目。


图片
图片


本次获奖的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学院长期以来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视。学院通过开设丰富的专业课程,以及提供先进的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还能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贾薇同学作为其中一个获奖队伍的组长有着很深的感悟,她说:“学院开设几十门专业课,涵盖多个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积极探索。专业知识结合课程项目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我对于知识应用场景的理解,更让我认识到生医工高度交叉的学科背景能够激发个人创新思维的巨大潜力。学院的高级磁共振、全息数字人体实验室等科研资源均向学生开放,在了解各个实验室研究方向的过程中,我不仅接触到 3T、5T 磁共振先进设备,更发掘自己对于使用深度学习进行影像处理的兴趣,申请加入崔智铭老师的 IMPACT 实验室。在大二时,我与其他同学组队参加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担任队伍组长斩获全国一等奖,于今年十一月以共一身份投递 ISMRM 会议,并在学院的推荐下参与奖学金评选答辩,有幸获得今年的上海市奖学金。”


图片
图片
图片

贾薇参加竞赛担任组长进行汇报与答辩



图片


我院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的科研表现更是十分亮眼,体现了我院科学研究“源于临床、高于临床、回归临床”的重要特点。


钱学骏课题组在《Nature BME》发表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多层级乳腺癌风险预测,其预测能力超越了资深放射科医生,为更广泛的乳腺癌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鉴于该重要突破,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杂志在同期发表了研究评述 (Research Briefing) 文章总结和点评了该研究的发现和意义。结合临床指标、钼靶与超声检查的黄金“组合拳”,是公认最经济有效和可行的乳腺癌筛查与诊断选择,也是现行临床的实际检查流程。本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多层级的乳腺癌风险评估工具,旨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钱学骏表示:“利用工程学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的临床需求是我们的核心驱动力生医工学院为我们团队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巨大支持,包括计算资源、临床资源,以及学院各个方向老师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创始院长沈定刚教授的重要指导,使我们能够开展有意义、真正服务于临床的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影智能和我院沈定刚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肺结节分级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提出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肺结节风险分级系统,以期对肺结节的不同恶性风险进行精准评估和干预,最终实现肺癌的精准诊断。本研究充分发挥了产学研医协作优势,是完成理论研究到临床实际应用快速转化的代表成果。将来希望开发出更多能够切实解决临床问题、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创新性成果,实现医疗 AI 普惠普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研讨聚贤扬学韵,科普启智润心房


学院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推动了学术研究的进步,也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与此同时,学院还注重构建开放共享的学术生态,积极探索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承。


10月,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讨会顺利举行,吸引了300余名线下观众参与,并通过视频和图片形式进行线上直播,总计观看人数达4.3万余人次。会议各个主旨报告围绕“健康中国”的核心主题,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健康中国”的实现离不开科技的保驾护航。改善医疗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是一个漫长的征程,也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推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开放、创新、合作的精神,这也是举办上科大生医工研讨会的初衷。


图片
图片


学院在本年度还协办了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2024年学术会议,吸引了1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入探讨。会议还在专家报告环节后设置了研究生原创研究报告环节,来自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上海高校的十余名研究生分别做了精彩汇报,鼓励青年学生交流学习。


图片
图片


学院持续推动学术影响力建设,本年度共举办了32期高水平学术讲座,邀请了包括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这些讲座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学术品牌影响力,促进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注重科研发展的同时,学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科学普及,增强公众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认识。作为2024年上海科技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学院于5月中旬至月底开展了实验室开放活动,累计接待300余名来自十余所中小学校的师生及家长。来访者参观了脑智发育实验室、磁共振实验室、光子探测与成像实验室等多个特色实验室,在科研人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及科研氛围,感受生物医学工程的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4已接近尾声,

新的一年,

我们将继续怀抱初心,

迈向更高远的目标。

2025,

生医工师生整装待发,

且看生医工学院如何以奋进之姿,

铸就非凡,向着未来,逐光远航!